临海市枧桥草莓专业合作社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动态
“优质农产品,我们买得放心”
临海市枧桥草莓合作社成为“临...
2008年省农技推广项目实施...
春日亲子游——摘草莓、看桃花
草莓屡种屡死 原是除草剂惹祸
[更多]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浙江省临海市枧桥草莓合作社
邮政编码: 317006
联 系 人: 徐学军
联系电话: 0576-85632326
移动电话: 13058892900
传  真:
电子邮箱: lhscm_sjd@163.com
  企业动态
   
临海高级农技师李伟龙到我基地指导草莓种植--开出管理良方
扣棚前后大棚草莓管理措施

今年草莓前期生长比较正常,到10月下旬已初见花蕾,但由于草莓苗大部分来自外地,加上大多数农户没有重视秧苗及土壤消毒,近期的病虫害较往年严重,特别是来自建德、新昌的草莓苗,部分田丘的白粉病株发病率达30%左右,预计扣棚后病情还会进一步加剧。扣棚前后的管理,与草莓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有很大关系,必须切实抓好。现将扣棚前后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一、施肥浇水:适当控水,保持土壤不干即可。合理追肥,进入采果期的草莓,一般20天左右追肥一次,追肥结合灌水进行,肥水通过滴管渗入土中。肥料以速效N、K肥为主,可用艳阳天冲施肥10公斤/亩,亩灌水量1500~2000公斤。为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可用翠康钙宝1000倍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效果明显。

二、摘叶摘芽: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匍匐茎及新抽生的腋芽,减少养分消耗。

三、中耕培土:盖地膜前浅松土一次,尽量不要伤根,同时有意识地对前期剥叶裸露的叶痕培土,以促发新根。

四、覆盖地膜:在扣棚前后进行,以银黑双色膜最好,目前生产上通常用黑色地膜。

五、适时扣棚:扣棚时间:当最低气温低于10℃,时间大约在11月中旬。扣棚过早,温度过高会影响侧花芽的分化;扣棚过迟,虽然对主花序的开花结果影响不大,但对侧花序的开花结果影响很大,会明显推迟侧花序的开花结果。

六、疏花疏果:适当疏花疏果,每花序保留1~3个果实,疏去果梗过短、花小、果实不会肥大和果实黄豆大时已经畸形的果。

七、放养蜜蜂:目的:提高座果率,减少畸形果。数量:每棚一箱。蜂种:以中蜂为好。时间:开花前5~6天。要经常给蜜蜂喂养白糖水。

八、“九二O”处理:目的: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时间:20%植株现蕾时(一般在11月上旬)。浓度:8~4毫克/公斤(ppm)。次数:两次,第一次用8毫克/公斤;第二次于第一次喷洒后7天,浓度为4毫克/公斤。数量:每株5~8毫升。

    注意:“九二O”处理必须适时适量,处理过早使腋芽变成匍匐茎;处理过迟起不到促进开花的作用,而且会使花柄(果柄)徒长;使用浓度过高或喷施次数过多,还会严重影响根系生长,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九、温湿度调控:大棚盖膜后,为增加积温促进开花,白天温度保持30℃左右,夜间保持10℃以上;顶花序开花后,果实膨大成熟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5℃以上。

    湿度对草莓开花授粉受精影响很大,湿度高花粉发芽率低,往往会增加小果率和畸形果,所以,当草莓开花后要适当控水,还应重视换气降湿,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利用中午时分温度较高时揿起两侧围裙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尽量使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十、主要病虫病防治
1、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果梗、果实,叶柄也会受侵染,是大棚草莓主要病害之一。防治药剂:把握在发病初期,可用4%朵麦可水乳剂1500倍,或50%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喷雾,隔7~10天一次,连用2次后改用绿颖200~300倍继续防治,以上药剂均很安全。要注意:严禁三唑类杀菌剂高浓度连续使用,避免发生僵苗。

2、灰霉病  是草莓开花后易发生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柄、叶及叶柄。春季发生较重。防治方法:病初用40%施佳乐1500倍或50%扑海因1000倍轮换交替使用,隔7天一次,连用2~3次。阴雨天可用30%—熏灵0.2~0.3克/立方米熏蒸,隔7天一次,连用3次。

3、叶斑病(包括炭疽病、白斑病、蛇眼病等)是草莓叶部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药剂防治可用80%大生600倍或75%达科宁600~800倍预防,或25%火把1000~1500倍或43%好力克5000倍喷雾。

4、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   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秧苗更易发生。如2003年,在前章草莓基地,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防治对策:要采用综合措施加以控制,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如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移栽前利用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在当前,对已发病的田块,必须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并用70%敌克松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灌根,隔7~10天一次连用2~3次。

5、病毒病  是草莓生产上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往往多种病毒在一株草莓上同时感染,又不易在田间作出正确判断的病害。防治方法:

(1)以农业综合措施为基础,预防病虫害发生,如选用抗(耐)病品种;培养和使用脱毒苗;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实行科学合理轮作,尽量不要与茄科蔬菜轮作等。

(2)及时消灭传毒蚜虫,治蚜是控制病毒病的关键性措施,必须及早用药消灭传毒蚜虫。

(3)病害初发时用2%菌克毒克200~300倍喷雾,连续3~4次。

6、芽枯病  主要侵染花蕾、芽及新生幼叶。造成新生部位干枯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防治方法:(1)注意温湿度调控;(2)定植不能过深;(3)药剂防治同叶斑病。

7、叶螨(红蜘蛛、黄蜘蛛)  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或99%绿颖200倍喷雾,隔5天一次连用2次,要求药量要足,喷雾均匀。在扣棚前后普遍防治一次。

8、蚜虫  可用70%艾美乐15000倍或20%蚜杀灵5000倍喷雾。

9、地下害虫  包括蝼蛄(土狗)、小地老虎、跳甲、根蚜等,用5%百事达3000倍或48%乐斯本1000~1500倍或52.25%农地乐1000~1500倍喷雾并结合灌根,在盖地膜前普遍防治一次。

(作者:李伟龙-临海市蔬菜办公室)


 

Copyright      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

地址:凤起东路29号      浙ICP备 2020036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