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泽雅郊游饭店

首 页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下庵村(泽雅风景区内)
  邮政编码:325023
  联 系 人:支津滔 (先生)
  联系电话:0577-86318986
  移动电话:13957776856
  传  真:
  电子邮件:
  周边景点
   
 
体味古老文明 泽雅千年造纸术

  泽雅,顾名思义,“泽”为水,“雅”为美。这里当然是多秀水之处:七瀑涧一瀑胜一瀑,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金坑峡天门峰壁立千仞、鬼斧神工。高山角景区岩洞众多,清静幽邃、冬暖夏凉。这里的水潭都是澄绿如温玉,永不枯竭。身后的莽莽大山中生长着245种植物,还有众多的野生动物也倍增泽雅山水的魅力。然而最让这个地方闻名于世的却是它千年不变的传统造纸工艺。

泽雅的古法造纸自宋末元初传入泽雅以来,至今完好地保留下来,是中国目前保留的最原始的、最完整的古法造纸术,泽雅的山民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誉。

    日前,泽雅水碓坑村和黄坑村作为最完整保留纸山文化的古村落,通过省文保部门的论证,正式被列入了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纸山文化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对造纸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主要工序有“斩竹漂塘”、“煮蝈足火”、“落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等。

    而此间纸农保留的造纸工艺流程几乎与之吻合,有的工艺甚至比《天工开物》记载的还要古老。小林告诉记者,以前家家户户做纸,等到天晴时,每家都把压好的纸,放在山岭上晾晒,漫山遍野都是黄灿灿的纸,纸山因此也得名。

    从水碓房抬头,眼前便是水碓坑村的古老建筑,一览无遗,20多座,全部为二层楼屋,错落有致依山而建。房屋布局为简单的三合院式,以正屋为主,两侧屋和门台结构都较简单。房屋尽管是石头黑瓦朴实,甚至有点简陋,但细看,那已经变黑的木梁,门窗上,均有精美的雕刻。据村民说,其居民全部为潘姓家族,古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村里原有500多人,全部为潘姓家族,但年轻的潘姓族人为求发展均已外迁,现常住人口76人。但留下的村民仍孜孜不倦操持着造纸工艺,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纸山文化村落形态。全村现有完好的3所水碓,27座纸槽,39个腌塘。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更好地了解泽雅的纸山文化,泽雅风景旅游管理部门将在保护古村的基础上,特别开辟区域,提供游客亲身接触古法造纸术活动。切竹、淹竹、捣刷、捞纸、压纸、分纸、晒纸,随你挑,热情的山民会教你怎么做。

    泽雅的古法造纸自宋末元初传入泽雅以来,至今完好的保留下来,是中国目前保留的最原始的,最完整的古法造纸术,泽雅的山民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誉。

    为使游客更好的了解泽雅的纸山文化,金坑峡景区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提供了亲身接触古法造纸术活动。

    漫山遍野的水竹为泽雅屏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农民们就地取材,将竹叶掠去,斩成1米多长,再劈成指头粗的小竹条,扎成捆,这道工序称为切竹。

    切好后的竹条放进石灰里,压上石头浸泡,时间三个月左右。每个池可溶下1500公斤左右。浸泡后的水竹捞出、晒干,再用清水浸一个月,除去石灰杂质,再晒干。这道工序成为淹竹。

    将竹条放进水碓坑里,捣成黄色的纸绒,旁边要有人不断地分翻。这是既枯燥、辛苦,又危险的一道工序,需要耐心和细心。一条竹大约需要用三个小时,这道工序称为捣刷。

    将纸帘提到旁边的纸胚上一覆,纸模便迭在一起,像堵墙,垂直整齐,然后,再用绞机绞掉水分。这道工序称为切纸墙或纸岸。

    将切好的纸墙,利用杠杆原理,把纸墙的水分压干,这道工序叫压纸。

    将压干的纸一张张分出来,这道工序叫分纸。

    将分好的纸在晴天晒干,然后整理平整,捆在一起就可以运出去卖了。这就是泽雅原始造纸的整个过程。

    金坑峡景区保留有多处原始造纸作坊,游客可以来亲身体验。

--纸:体验泽雅屏纸造纸过程

    1.漫山遍野的水竹为泽雅屏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民们就地取材,将竹叶掠去,斩成1米许长,再砸成指头粗的小条,俗叫“刷”,然后扎成捆晒干。

    2.切好的竹条放进石灰里压上石块浸泡,时间为35个月,每个池可放下1500公斤左右。 浸泡后把刷捞出,晒干,再用清水浸洗一个月,除去石灰杂质、再晒干。这道工序称为腌竹。石灰腌竹的气味十分呛鼻,只要有一个腌竹坑,一大片村子都会弥漫着这种臭味,所以有的村子便把腌竹坑集中在一起。

    3.将刷放进水碓坑里捣成黄色的纸绒,旁边要有人不断地分翻。这是既枯燥、辛苦又危险的一道工序,需要耐心和细心。这道工序称为捣刷。

    4.将黄金色的纸绒融进水里,搅拌均匀,放掉水,让纸绒成均匀的纸绒浆。第二天,分批按比例稀解纸绒并用力搅匀。

    5.用极细的竹丝编成的帘在浆池中轻轻一荡,滤掉水便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干了以后就是一张纸了。纸张的厚薄完全取决于造纸师傅的控制水平,轻荡则薄,重捞则厚。为得到一张薄纸,古人总结出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一瞬间震动纸帘”这三要素。这道工序称为捞纸。几千张纸膜叠在一起,像一堵墙,垂直整齐,称“纸岸”或“纸墙”。

    6.利用杠杆原理,把纸岸(或纸墙)就地用绞机榨掉水分,然后掰成三节或四节。

    7.将黏连在一起的纸分页。这项工作似乎很简单,实则不易。因为纸膜潮湿,如果只是用手一张张地揭开,往往破损报废。有经验的人用特制的类似于手箍的东西在纸坯上猛划几下,一侧的纸角便翘起,借机逐张分离。分离后的纸放在地上晒干。如今干这活的多是老人和女人。

 

Copyright      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

地址:凤起东路29号      浙ICP备 2020036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