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quested resource (/html/top/top_27820.html) is not available

温岭老街

发布时间: 2009-02-03
温岭老街位于温岭市温峤镇,距卧龙山庄3公里。据考古资料分析,新石器时代此地已有人类活动。宋时,为温台二州交通要道,商船交汇,人客云集。明清时期进一步繁荣,因其南通江下水路入海,西通乐清、温州、北水路通路桥官河,东陆路通黄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当时的一大市镇。
温峤老街格局至今保存完好,分前后两条街,街面多铺作石板,全长约1500米。两街之间由溪流相隔,前后街之间多以小桥相接,石桥多简易石板桥。民居间为小巷小弄,分而不隔,处处相连。前街长约1000米,多为二层楼木建筑,沿街两面建设。后街长约500米,街道宽阔,沿街单面建设,多为二层楼木建筑,有些地方有过街楼。建筑装饰多样,柱头上施斗拱,有鸟形拱、花拱、象鼻拱等。斗拱上雕刻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形象丰富。文物古迹有市保单位戴氏宗祠,此外,还有龙潭坑摩崖、小明因寺、妙严禅寺等文化遗存。
温峤历史悠久,商贸发达,经济繁荣,街上商铺林立,商行众多,茶食、稠布、参药、杂货铺等,至今,仍然商贸兴旺,现存有打铁店、制桶店、活字印刷等传统作坊。
历史名人有宋代名士徐似道、丁希亮,明代戴豪、戴师观,清末民初台州著名藏书家金嗣献等。
刘振清摄

1


·百年老街
拍摄装备:E5000
拍摄时间:2004-02-14 14:40:57
发布时间:2008-05-11 21:03:35
 


2


·古宝井----百年老井
拍摄装备:E5000
拍摄时间:2004-02-14 14:50:14
发布时间:2008-05-11 21:03:36
 


3


·百年温峤老街
拍摄装备:E5000
拍摄时间:2004-02-14 14:26:58
发布时间:2008-05-11 21:03:37
 


4


·百年温峤老街
拍摄装备:E5000
拍摄时间:2004-02-14 14:32:54
发布时间:2008-05-11 21:03:37
 


5


一市书声温岭街——丁琦娅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丁琦娅 发布时间:2008-6-7 19:24:20 阅读:1561

还没到温岭工作,就有温岭土生土长的朋友告诉我,要了解温岭,走进温岭,你得设法用再短的时间,找到名实相符的温岭街。
当时我想,这还不容易,温岭街必在温岭市区,找到老街区,自有温岭街的。
到了温岭,我才知道,温岭街并不在温岭市区,而是在市区西北的温峤镇。这还不是我自己找到的,还是那位温岭土生土长的朋友主动告诉我的,就在我到温岭报到的当天。朋友说,深怕你被人问起,一时答不上来,多丢面子。
朋友,就是朋友,总为你担着心。我心里感激着呢。可在嘴上,我还是不领情的,怪他太没耐性,还小瞧人,我就至于那么笨么?
这以后吧,记不得几次去温峤镇了,就是没有特地去寻找那条名实相符的温岭街。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没去温岭街。朋友说我太不像话。我却责怪朋友,坏了我的探古访幽的兴致。
就像小时候猜谜语,尚不知道谜底时,我会歪着脑袋苦思冥想,还会紧追着出谜语的老娘妗和三叔公,三番五次地寻问,可是这,可是那,兴致极好。可一旦有性急的伙伴,没等我猜上两遍,就直楞楞地说出了谜底,反倒是没趣了。家乡有句古话说得极好,“做谜做谜猜,揭谜全无功,讨饭掼竹筒”。你看,事先揭谜底的,不仅劳而无功,还被认为是成不了大事的,只配掼着竹筒(掼,天台方言意为扛或是背;竹筒,这里指打狗棍之类,沿村乞讨者,好像都有一根打狗棍)。大约是嫌他们沉不住气,没有耐性,不具备谋大事,成大业的基本素质。
那位性急的温岭朋友,就是傻傻的“揭谜”者,也是劳而无功,我非但不领情,还责怪他严重挫伤我寻访温岭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过,毕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我还是会时时记起温岭街,记着要专访温岭街。
去年春天的一个下午,随文物部门考察温岭文物,看了月洞桥、寺前桥、“天柱奇观”摩崖和箬山天后宫后,我提议要去温岭街看看。
总算走进了温岭街。没想到,温岭街是一条既繁华热闹,又古风犹存的千年老街。
我理解朋友的心意了,后悔自己没能听从朋友的劝告,尽早寻访温岭街。
那天下午,因是近黄昏了,我们只在最繁华的中街匆匆走过。感觉非常不错。
那以后,还有过几次陪同外地朋友寻访温峤街。但多是来去匆匆,走一段就结束了。终是不能尽兴。
尽兴而完整地寻访温岭街的,是今年三月间的那一次。那天,我安排了一整天的时间,专门寻访温峤古道和古道上的温岭街。
那是一次近乎徒步的冒雨寻访,又是带点采风的寻根探究式寻访。我想以此表明对朋友建议的器重,也弥补迟访温岭街的遗憾。
上午,我们走访了峨嵋山古村落、横盘岭古道和江厦古栈道。下午,我们从温岭街的入口处上街头开始,一步一步地丈量了全长1.5公里的温岭街。
收获大了。关于峨嵋山古村落、横盘岭古道和江厦古栈道,我都有了数千字的笔记。这一节,我是专向那朋友汇报,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温岭街。
我们首先拜访的是戴家里。
这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宅,墙垣已顷塌,庭院也不复完整。与之相关的“一市书声”传说,以及一门六牌楼的佳话,却让我感慨不已。
据说,这戴氏一族,是明朝时从戴复古的老家屏上村避难来到温峤的。因何避难,似乎还是个迷。有说与方国珍有关的,又有说与方孝儒有关的。我想,考究已不重要。温峤人之所以要将他们与戴复古和方孝儒牵扯上,无非是要说明,这戴氏,原本出自名门望族,是忠信贤良的后代,是书香门第。
温峤戴氏,的确有些非凡。明代中叶,叔侄二代相继五人六次奏捷,又是进士,又是举人。捷报频频传来,很令族人自豪振奋。于是,就有温岭街一字排开的六座石牌坊。
这对合族之人和街坊邻里,无疑都是一种极好的示范和激励。更何况相夫教子,勤学苦读,本来就是温岭街的独特风尚。
传说,赶集的商贾和远方的游客,大清早从上街头进入温岭街,首先入耳的,不是他处商埠、街市惯常听到的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而是随风飘送的朗朗读书声。这是温岭街的书香胜景。真叫人耳目一新哪!
傍晚散集之后,喧哗一天的温岭街复归宁静。有那留宿的商贾和墨客,睡梦中忽闻一声声起的读书声。推窗观望,他们看到了温岭街又一书香胜景:“最是夜深难及处,家家灯火在书斋”。
大商巨贾和文人墨客们,便由衷地赞叹说,千古温岭街,早晚都是一市书声,真乃“户户翰墨馨香,家家灯火书家”啊。
这就是令温岭人骄傲的“一市书声”佳话。曾经千古传颂,曾经名闻遐尔。清末秀才、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王行健在《温峤八景诗》之一的《一市书声》中赞曰:
鹅冠坐对峤山洋,
学舍师生精美良。
一市书声传外地,
枝头红杏满街香。
“一市书声”的温岭街,也曾代有人出,戴氏六进士就是成功的典范,戴氏牌楼就是历史的见证。可惜,见证“一市书声”的六座石牌坊,已悉数毁坏。据温岭街的老人们回忆,那不是天灾,是人祸,是顷刻间被人砸毁的。
因是人为的毁坏,所以毁得彻底,毁得全无影踪,连遗址也不复存在。教后来嗜书读书之人,再也无处寻访先贤,无处寄托情思。
在戴氏古宅的破旧围墙外,我徘徊良久,沉思良久,总觉得心头压着什么,沉沉的,闷闷的。
恰这时,天也阴沉得紧,歇了半天脚的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绵绵的春雨,有些伤感的春雨,你可是为戴氏哭泣,为温岭街流泪,还是为天下读书人伤怀?我的眼睛,早是涩涩的,湿湿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一起寻访的小谢他们,大约窥见了我的心思,安慰似地指称,那立着四五根水泥电线杆的地方,就是原先竖立石牌楼处。
我便又痴痴地在电线杆下绕行,驻足,复又沉思再沉思。想象那一根根电线杆,幻化成一座座石牌楼,一地里矗立着,铺排开,直有安徽翕县牌坊群和乐清南阁牌楼群的阵势,……
若真是那样,我们温岭街的戴氏故居,就会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没准还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会给温峤镇,为温岭市,赢得多少世界眼球,赚取多少全球商机。
可现在,……遗憾哪,遗憾!
据说,也有戴氏族人,商量着要重建石牌楼。
这主意好固然是好,但失去的还是永远失去了。就是再建几座新牌楼,只怕也是为旅游而开发的街景雕塑了。
有多少文化,多少文物古迹,只因某些人的心血来潮,一闪念,一失手,铸成历史的悔恨,世界的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雨线放长了,雨脚紧密了,天色也越来越向晚了,只得匆匆告别风雨中更显破败的戴氏古宅,随小谢他们继续去中街、下街寻访。今天,我非得把温岭街走完、走全了。我要一路捡拾散落在温岭街的珍宝,那尚未失却古韵古风的民居,那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民俗,以及那淳朴敦厚的民风。
“川”字形并行的双面街,是温岭街的最大特色。而正是多了中间那一长溜两面临街的商铺,你会明显感觉到,温岭街比一般古镇、古街更繁华,更热闹,也更利市利民。
站在双面街的中街口,满眼是教我欢喜,教我迷恋的各色店铺,一时间,我都不知该往哪条街巷走了。叮当有声的铁器社,色彩斑斓的竹木行,随风飘香的烧饼摊,都能唤醒我对于老街,对于老行当,对于老字号店铺的美好回忆。
中轴线上的店铺,是前后穿透的,店家又都有极好的脾性,我们便顽童似地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只管游戏似地在临街店铺间穿行。
过后,我发现,大可不必如此扰人经营的。隔几家店铺,就有一处专供前后街通行的过街楼或过街小弄。
我们不再有失礼貌地在店铺间穿行,而是改走上头住人下为通道的过街楼。这样,既可避风挡雨,又方便寻古探幽。
没有过街楼的,走一二条青石板或鹅卵石铺砌的小巷,又有意想不到的古镇古街意境。不经意间,迎头碰上几位世纪老人,都是额头包块黑色头巾或是头上戴顶老式的锦缎棉帽,身上穿着青灰色衣裤,脚下还踩双尖头或圆头的布鞋,像老街一样的古朴淳厚。
温岭街,平整而宽绰,前后街都铺有三块一米见方的青石板,这就有三四米宽了。想想看,千年古街,在建成之初就如此宽绰,不是繁华的闹市是什么?
保存完好的石板路,因了春雨的浸润,更显光滑油亮,隐隐约约的照见古老的参茸、绸缎、茶庄等老字号店铺,能品咂出古镇的岁月沧桑和曾经有过的昔日繁华。
散落其间的林氏染坊,石井栏的当街古井,还有那座名唤“新桥”却早已百岁有余的石拱桥,无不昭示着温峤这座千年古镇的厚重与古朴。
流经老街的龙鸣溪,因沿溪而筑的那一排排吊脚楼,更生出无限生机来,也很让我喜欢。只可惜,淤塞的溪水,发黑发臭,让人不敢驻足欣赏。小谢镇长说,镇里已计划清淤净化,还沿河人家一条清澈欢畅的龙鸣溪。这很让人高兴。
就这么上街走下街,前街穿后街地转了一圈,不知不觉地又已是暮鸟急归林的傍晚时节了。
最后,我们折回中街,特意去拜访了戴氏祠堂。听说,祠堂里还有一根戴氏牌楼的石柱,是唯一能凭吊先贤的遗物了,我要看一看。
有数十位老人聚在祠堂里,下棋,聊天,打麻将。他们领我看了那根石柱,就放在祠堂门外的廊檐下,已然作了休憩的石条凳。
祠堂连着温西中学,正有学生散学走过。老人们像是有所感触,再次对我说起“一市书声”的传说,再次郑重其事地提起重建戴氏牌楼的大事,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一声声起千声接”的书香魅力。
这就是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温岭街,这就是“一市书声”的温岭街。
夜深了,我在记完这则笔记时,很想对那位土生土长的温岭朋友说,找到温岭街了,也爱上温岭街了,我会跟你一样,记住温岭街,记住温岭街独具魅力的书香胜景——“一市书声”。
2004.03.14/23:45:23
摄影: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