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喂饱3万只羊的共富“秘笈”

江山市峡口镇,因位于钱塘江支流江山港上游的峡谷之口而得名,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境内的白水坑水库和峡口水库是一级水源保护区,也是江山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

近年来,峡口镇以培大育强湖羊特色产业为载体,积极探索“羊来羊回”“种来种去”和“人来人往”共富实践场景,带动当地及周边乡镇群众增收致富。

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解决了周边不少农户就业,这位喂羊的村民每个月有4000元工资。

峡口镇三卿口村,位于东坑、蚕坑、上坂溪坑这三条溪流的汇聚处,古称“三川口”。由浙江华欣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欣牧业)投资建设、单体养殖数量全国第一的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就在该村翠绿的群山中。

8月18日,记者一行探访了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

这是一座壮观的“羊城”,按区分布、整齐成排、整洁干净的羊舍一眼望不到头。已投用的羊舍里,每个羊圈都饲养着多只湖羊,很多母羊身边还带着几只可爱的小羊羔。

“示范园一期项目自2021年底投用后,通过引进种羊和不断培育,目前已存栏3万只湖羊。通过半自动化喂养,湖羊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营养的饲料。”华欣牧业技术总监武利恒说。

怎么让湖羊都吃饱?华欣牧业拥有集种羊培育、肉羊养殖、有机肥生产一条龙的产业链,但由于湖羊数量庞大,生产饲料所需的基本饲草,该企业无法自给自足,需大量购进。这是一个难题,但在峡口镇干部眼里,这是摆在周边群众面前的共富契机。

为此,在项目规划建设之初,峡口镇便提出“种来种去”这一重要的共富实践场景,与华欣牧业合作,引导群众和社会主体参与各类饲草的种植、收购。

枫石村是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村,村里的“峡里大草原”每天吸引着很多游客。得益于这里优良的种植环境,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不少当地村民已投入到饲草种植中来。

村民周树兴就和朋友种植了10多亩专供湖羊饲料加工的水稻,如今稻苗长势喜人。“这种水稻收获的稻谷品质很好,秸秆还能卖掉加工成湖羊饲料,效益不错!”周树兴说。

在峡口镇的牵线搭桥下,去年12月,盛世龙唐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枫石村投资建设了种植示范园,专门向华欣牧业提供食邑草、花青素玉米和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秸秆用作饲草。华欣牧业则为该公司提供羊粪加工成的种植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土地流转、参与饲草种植或到华欣牧业上班养羊,不仅许多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三卿口村等附近村庄的近200名闲散劳动力也得到了激活。”峡口镇人大副主席陆承江说。

周边乡镇的一些群众,如今也在种植饲草。凤林镇南坞村村民段秀凤一家,今年就利用低丘缓坡改造的土地,种了70多亩皇竹草,分批收割销售给华欣牧业。“皇竹草一年能收割三次,预计今年每亩能增收上千元。”段秀凤说。

喂饱3万只湖羊,只是这本共富“秘笈”的第一页。待华欣湖羊生态示范园二期建成投用后,这里的湖羊存栏量将超过24万只。届时,更多周边群众有望通过参与饲草种植等方式,共同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