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烤着羊肉串做公益 ——“新黄岩人”阿卜杜自掏腰包、传递社会爱心

来源:黄岩区北洋镇杨恩村      时间: 2018-02-26

“每人一提油、一袋米、一箱水果,大家一个个来。”2月10日上午10时,新前街道办事处内,“新黄岩人”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和黄岩少数民族联谊会的工作人员,以及从路桥和温岭赶过来的新疆同胞将日前准备的三百多份爱心物资一一分发到环卫工人的手中。

这是在黄少数民族同胞、维吾尔族兄弟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自掏腰包给新前街道所有环卫工人送的新春礼物,这样的公益活动他做了两年,以后还要继续做下去。这位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和黄岩有着怎样的渊源,本期“最美人物故事”,记者带你去了解他的故事。

初来,租不到房子的他想过离开

2006年8月,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广州,怀揣着每个月挣来的十几张邹巴巴的一百元,辗转来到台州路桥“投靠”老乡卖干果。他不是广州人,他的家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和田,为了谋生,16岁离家,去过不少地方,最后因为一口蹩脚的普通话,极少有老乡愿意与他搭伙,在路桥待了两个月后,来到黄岩碰运气。

从路桥到黄岩,一趟车费2元不到,这对初来乍到且“颗粒无收”的他而言是一种挑战,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待得下去。“到人多的地方去卖。”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兜售的新疆葡萄干、核桃和红枣都是上好的,做生意的他自小秉持诚信原则,不以次充好,刚来的几天,生意还不错,唯一的遗憾是,他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10月的橘乡,微风和煦,街边金桂飘香,一边推着干果摊子的他一边寻找房子。“有的房子太贵租不起,有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每瞧见房前贴有出租信息的人家,他就打电话或是直接敲门询问,3天里,没寻着住处的他在西门立交桥下待了两宿,深感创业艰辛的他想过离开。“耳边全是蚊子嗡嗡地声音,叮在脸上又痒又痛。”

“有,这里有一间房子,一个月七十多元。”找房第4天,推着干果摊子的他在黄岩第二菜市场旁的巷子里遇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老人一脸温和,问了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就将房子租给了他。

融入,一个有“妈妈”的家

小巷里的老房子普遍不宽敞,有的二楼年久失修,无法住人,人们就在楼下构建房间。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的房间在一楼,只有一张床,床边还有一扇小窗。老人虽然记不全他的名字,待他却出奇好,不仅送了床被,还为他备齐了所有的生活用具。

“阿卜杜,起床,这是自家烧的开水,你梳洗一下”“阿卜杜,你回来了,你还没吃饭吧,过来一起吃”“阿卜杜,你的东西没地方放,摆在厨房吧”……每天,老太太会准时叫醒阿卜杜,嘘寒问暖,甚至出趟门,都要委托邻居帮忙照看摆在厨房里的干果,生怕遭了贼,给阿卜杜带来经济损失。

那时,阿卜杜每天都会推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他没有固定的摊点,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早上六时,他开始吃早餐,一个新疆馕,一杯白开水,早饭虽简,但是管饱。“一次批发20来个,1元一个,便宜得很,可以吃上十天半个月。”

新疆馕有好几种口味,老太太最稀罕咸味的馕,在阿卜杜的推荐下沾着牛奶尝过半个后,最后央着他下回进货多带几个。“我对阿婆说,这个便宜,不要钱。”日子一久,人一熟络,阿卜杜常想送些特产给阿婆。“你不拿钱,我不能吃的。你从这么远的地方来,做的是小本生意,不赚钱不行的。”每回阿卜杜递出去东西的同时,总会收到老人相应的报酬。

第一年春节,阿卜杜攒了近4000元,这远比他在广州打工挣得多。“年前车票太贵,我看了2月18日的火车票便宜些。”打算回老家的他同老人一说,老太太立马阻止了他。“阿卜杜,别走,明天是农历新年,是咱们盼了一年的大日子,在家里吃了晚饭再走。”老人的挽留,让他在“第二故乡”过了一个别样而温暖的新年。

阿卜杜每回都是秋天来,冬季走,在老家待到8月份,就启程回黄岩。第二年,当他满载核桃、大红枣归来时,却发现那个待他如儿子般的老人已经离世了,徒留一栋空房子。“阿婆喜欢吃新疆的红枣,让我便宜点卖给她,现在都吃不到了。”两年的相处,让这个在异乡打拼的新疆汉子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可突如其来的噩耗,使他的心一颤一颤地痛。

“我在2岁的时候没了妈妈,和哥哥跟着奶奶生活,家里穷,连买面粉的钱都没有,长大了,就去别人家做帮工、种田,换点饭吃……”因为苦过,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份亲情。“现在阿婆家拆了,我记不清具体是哪间房子,每次就绕着围墙转一圈,转着转着就想起了她。”

“大嫂,我去医院了,你见到阿卜杜跟他说一声”“我出去买菜了,阿卜杜回来和他说一声”……那时,老太太身体不太好,每两周就要去趟医院,出门前她都要跟邻居再三交代。“阿卜杜,你妈妈出去了。”每天回家,阿卜杜总能听到邻居笑着同他报备阿婆的行程,而对话的开头总是:阿卜杜,你妈妈……

适应,身边有一群互称“老乡”的好友

阿婆去世后,阿卜杜搬离了小巷子,在永宁街住过两年,也在汤家里住过好一阵子……“碰到的人都待我很好。”他说,还记得有一回搬家,在中介看中了一间房子,与房东见面的时候,房东问了些许问题,就将房子租给了他。“房东不在这里住,平日里在椒江上班不常来。”那回租房,再一次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种难以言说的信任,就像卖干果时认识的老顾客,不论你在哪儿,他们就认准了你。

从2006年到黄岩生活后,阿卜杜卖了整整8年的干果,他的足迹遍布黄城大街小巷,从黄岩第一家肯德基门口,搬到食品街的夜市,再到后来生意大了,租了一个仓库,每天开着电瓶车跑上二三十公里到头陀、北洋或是温岭等地卖干果。

自然,他也交上了一群可以互称“老乡”的朋友。

在他的生活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喂,阿卜杜,你在哪里?你家的葡萄干蛮好吃的,你过来一下,我再买点……”“阿卜杜,你到那边的转角卖,那边人多……”阿卜杜的顾客大多不清楚他的去向,但他们都留有他的电话号码,有时一个电话,阿卜杜就会带着上好的干果,骑着一辆电瓶车缓缓而来。

“很多人在帮助我。”说起在橘乡的十多年,阿卜杜直言,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现在的他。有一年,阿卜杜在人民医院对面摆摊,摊子就放在一家水果店的门口,水果店的摊主不仅让他摆,还帮他照看摊子,口渴时更送了他一个苹果;有一年,黄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街头的流动摊贩严重影响城市整洁,阿卜杜的干果摊没有固定的摊点,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的负责人之一黄立峰知道后,为他东奔西走,争取到夜市的一个摊位;还有一年,阿卜杜搬到新前后,开始经营烤羊肉串,租不到门面,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的负责人共同帮他找门面,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这样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让这个操着一口蹩脚普通话的新疆汉子感动。

回报,致力公益帮助更多的人

“阿卜杜呀,我们熟得很,他以前在新前范丰石油加油站对面摆摊卖羊肉串。”今年68岁的环卫工人董仁虎是西范村人,和阿卜杜同村,两人亦是相识多年的老友,2月10日这天,阿卜杜自掏腰包在街道内慰问环卫工人,董仁虎就在场。

两人一见面,拥抱、握手、亲吻脸颊,不需要太多的客套话,大家都知晓这两人的关系不浅。“他人好呀,大晚上在街边摆摊,一见到我们扫地的,就请我们坐下歇歇。”董仁虎与阿卜杜相识五六年,那时阿卜杜还在街边摆摊烤羊肉串,董仁虎负责清扫这段路,每天凌晨2时,他总能看到加油站附近,那盏明亮而晃动的白炽灯。

每每路过,老董出于关心总不忘问候一句:“咋还不收摊?”“没呢,还有生意。”一来二去,两个人自然熟悉了。阿卜杜忙时,老董小坐一会儿就走;小摊前没顾客,阿卜杜就拿出新疆干果招呼老董,小憩片刻,拉拉家常。在老董的眼中,阿卜杜是一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话不多,会吃苦,也很尊重人,每回收摊,他的摊点总是干干净净的。

有这样感受的除了老董,还有环卫工人余珠凤,她和阿卜杜的接触主要是这两年。“以前,他摆摊,现在他开店,别看他店面小,每天生产的垃圾也多,可他从不让我们费心,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店门口还每天冲洗。”余珠凤有一回路过,随口问了声:“又洗地呢?”只见他说,卖羊肉的地方味道大,用水冲冲能去味。后来又听他说,这是为了给房东和街坊留一个好印象,卖羊肉串的讲卫生,以后别人来租房也能放心租。

去年1月21日,深感环卫工人工作艰辛,阿卜杜自掏腰包购买了一百多袋大米、食用油和新疆苹果送给环卫工人。今年,他又购买了近两万元的物资,慰问环卫工人。他总说环卫工人不容易,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到路面扫地,有的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的过年也不回家。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这位“新黄岩人”连续六年不买一辆代步车,每年所赚的钱基本用于公益事业。去年6月,他听闻黄岩三友学校里70%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他们学习艰苦,没有像样的课桌椅,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六一”活动后,当场捐赠一万元用于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同年8月,他和新前中学的一名老师在街道民政、妇联、残联的帮助下义务为新前敬老院的二十多名孤寡老人和五保户送去温暖,为他们理发、修剪指甲和打扫卫生……

这些年,阿卜杜“撒”了不少钱,多次以个人名义为保洁员、学校捐献物资,也多次到养老院慰问老人,他的爱心故事从事业略有小成后渐渐如一条细细涓流不断在壮大。今年,他的公益团队加入了不少新鲜“血液”,黄岩少数民族联谊会加入暖心行动,在路桥和温岭务工的新疆同胞也开始跟着他做起了公益活动。“我们也想做公益,要跟着阿卜杜学习。”慰问环卫工人这天,阿卜杜的朋友个个干得起劲。

阿卜杜位于新前的烤羊肉串店叫“阿卜杜烤肉店”,店名起源于他的那位“妈妈”,善良的阿婆在阿卜杜撑不下去时,带给他新的生活,新的期盼,日常生活中的一句句“阿卜杜”“阿卜杜”,唤得更像是阿卜杜喀迪尔·阿力木江的小名。老太太带给阿卜杜的真善美,让阿卜杜在此后的十来年里,一直不忘回报社会,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