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王义耕:做一个给党添光彩的人

来源: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      时间: 2018-07-19

盛夏的东塍镇岭根村,青山碧水,绿荫浓稠,风光如画。7月17日,早上8点多的太阳已有些炽热,今年90岁的王义耕像往常一样,已沿着村内的山皇溪、康谷溪走了一大圈。溪边的长春花灿烂盛放,远远看去,如给河岸系了一条粉色的丝带。拔草、浇水、捡拾沿路垃圾,弯腰、蹲下、起身,豆大的汗珠密密匝匝地从他脸上滚落,背上的衣服已湿了一大截。“今年是我在溪流沿岸大规模种长春花的第一年,村民和游客们看了都说好。”老王说到这些花,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虽然天热,管理费劲,不过看它们美化我们的村庄,再辛苦都值得。”

王义耕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吃苦耐劳、办事认真,年仅21岁便被选为岭根乡的乡长,在39年的从政生涯中,他乐于担当,恪尽职守,勇于争先,收获荣誉无数。1956年入党的他已有62年党龄,这位走过近一个世纪历史长河的平凡老人,自1989年在一线退休后,将之当成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从来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倾情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无私奉献助力家乡发展,古道热肠关爱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光和热书写了一个平凡的传奇。

22年护河他是村民心中的“最美河长”

退休后,王义耕告老还村。村里三溪交汇流入临海“大水缸”,因多年没有清理,河岸垃圾成堆,河水黑得发臭,王义耕忧从中来。1996年起,他开启义务清河护河的不平凡历程。黑得冒泡、泛着阵阵酸味的淤泥,大家没人敢走下去,“我是党员,我先下去。”王义耕赤脚下水,扛着自制的一根长约5米的竹竿网兜和一把同样长的撩钩耙,小的漂浮物,用网兜捞起放入岸边垃圾桶;那些肮脏的纸尿裤、腐烂的动物尸体、腐败的杂草等经过浸泡,恶心得让人无法直视,他强忍着呕吐的感觉用撩钩拖上来,运到远处挖坑深埋。才几天,他的脚就被脏水泡得长满了疮,痛痒难熬。“吃一堑,长一智”。上了些药缓解后,王义耕买了高筒靴继续巡河。每天天蒙蒙亮出发,上午走下游,下午走上游,一条条河巡查过去,日行程2公里以上,风雨无阻。

一人不成众,独木难成林。王义耕深知个人力量护河有限,于是借力护河,通过村广播、黑板报等向村民宣传护河意义,曝光不文明行为,上门敦促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还牵头组织3支护河队,带动更多人参与护河行动。这样日复一日过去22个年头,王义耕早已不记得自己穿坏了多少双高筒靴,用坏了多少根竹竿。但他开心的是,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日渐提高,家门口的河水越来越清,闲不住的他便又琢磨着如何扮靓河岸。去年,他花3个月捡了不少长春花籽,今年播撒沿岸,开满鲜花的康谷溪正成为岭根村村民家门口的又一道美景。

退休不退岗他是奋斗不息的老模范

在王义耕看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退休后,只要组织需要,王义耕总是欣然接受任务,并竭尽全力完成。1995年,75省道从岭根到长潭的5公里公路要扩建,工程涉及22个村数百户村民征地政策处理,乡里请基层经验丰富的王义耕出面协助。王义耕二话不说,投入工作。此后他每天起早贪黑,进村入户,不厌其烦做村民思想工作,经常是讲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如此忙碌了18个月,有力助推了工程顺利进行。当乡里给他酬金时,他拒绝了:“我是一名党员,为组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应该的。” 2002年,王义耕任岭根村老年协会会长时,率领相关人员义务劳动35天,建起3间活动用房和水泥球场等,协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老人好评。平日里,有森林防火、环境整治等行动时,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投身其中,让大家心生敬佩,赞不绝口。

古道热肠他入选“浙江好人榜”

走进王义耕家,一切简单朴素。平日里生活节俭的他却有一副热心肠。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有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尽力相助。1999年,王义耕随宣讲团来到岭根小学宣讲,大冬天的,孩子们坐在门窗破碎、北风直入的教室里瑟瑟发抖地上课,他看了一阵心酸。学校没钱维修,王义耕不顾刚为老伴治病花完家里积蓄,将一头准备过年的大肥猪卖了,凑了1000元钱捐给学校。而那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才400元左右。学校师生感激不已,定制了一块写有“不老松”的匾额送给他。一村民家遇大火,损失惨重,王义耕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村民一起捐钱捐物,帮助受灾户渡过难关。我省启动“五水共治”活动后,王义耕奋勇当先,以个人名义向镇“五水办”捐款1000元。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日夜奔流的溪流边,有一种信念始终伴随着王义耕:我是一名党员,有一分光,就要发一份热,时刻做一个为党添光彩的人。这么多年来,他巡河的步履虽日渐蹒跚,但心中给党增光添彩的信念却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