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岭首个农企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来源:温岭市箬横镇浦东村      时间: 2022-03-02

“‘菜篮子’对蔬菜质量要求高,评选标准严格,‘红歆’牌西蓝花能评上‘菜篮子’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近日,第九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公布,浙江省仅两个生产基地入选,其中就有温岭市红日农业专业合作社。得知这一好消息后,温岭红日供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福初非常高兴。

事实上,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只是红日开拓渠道、做优品质的一项最新拓展。发展迅猛的同时,红日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也贡献了力量。

推进标准化、引进深加工,解决农民卖难问题

切块、分级、挑拣……在红日的生产车间,绿油油的西蓝花乘着传送带,流转在自动化流水线上,车间外,几辆装满蔬菜的农用车正排队过秤进库。

这几天,红日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江福初脸上堆满笑容:“现在是出货旺季,一天出货量在5万斤左右。”

温岭市红日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加工、储运、销售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红歆”牌西蓝花、稻谷、水果等。

“做深加工的初衷,是想帮助周边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江福初说,蔬菜产量大年时,西蓝花常被贱卖,还有不少烂在地里。为了止损,以前温岭人常把西蓝花运到山东等地进行加工,来回大费周折。

于是,2018年,江福初与几家生产主体协商,共同投资2500万多元,引进国内先进的西兰花等果蔬农产品精深净化加工流水线设施,并加强了与浙江省农科院、南京机研所的协作,创建了千亩示范园和农技培训基地。

从一开始就坚持“品质为王”到不断试水供销绿色有机农产品,一路走来,红日的瓜果蔬菜不断打响品牌口碑——成为浙江省农科院的长期研究基地、建立西蓝花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核心基地、入选全省首批“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入选“台九鲜”、亮相长三角地区与大小展会……

如今,“红歆”牌西蓝花在全国已有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还远销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地。除了销售自有农产品外,江福初还帮助周边农民种植的5000亩农产品解决销路问题,好东西愁销路便不再是农户的挂心事。

提供就业岗位、承担社会责任,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每天早上6点半,家住附近东马村的赵阿姨就准时到达合作社,开始包装红日供应给电商平台“多多买菜”的新鲜蔬菜。“我在这干了两三年,时薪12元,一天干下来能有100多元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赵阿姨脸上也充满了幸福的笑容。

“一年中我们会请五六次专家过来,对周围农户进行种植培训,走进田间地头,精准教学。”江福初介绍,红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方式,利用家庭农场带动51户社员,再辐射周边600多户农民,共带动种植面积1.1万亩。

“以前没有合作社时,大家都是单打独斗,自己种的西蓝花储存、销售都不方便。”社员江云富说,如今,有合作社的带动和保障,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我们每年还会邀请四川茂县农户到公司培训基地实践,帮助创业增收,同时协助致富带头人返乡继续创业。”江福初告诉,为响应号召,红日在四川茂县建立温岭市红日供销有限公司茂县分公司,帮助茂县的名优特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自承担帮扶项目以来,公司共帮助销售茂县农户种植蔬菜1286吨,创收462.39万元,带动424名茂县农户创业增收,为83位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合作社还因此被评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浙江省造血型扶贫基地”。

“茂县分公司以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品为主线,我们在那设立了莴笋、花椒、芸豆和金瓜等种植基地,以及蜜蜂养殖基地。借着这次入选‘菜篮子’的契机,接下来我们想在茂县设立加工厂,建立深加工基地,继续扩大茂县生态绿色出口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帮助更多农户致富。”江福初说。